中醫調理 擊退中風

2013010522:57

中醫調理 擊退中風

分類:養生保健
2012/12/05 09:11

 


中醫講究以食療做為平時身體的保養以及疾病的預防, 平常就應該針對自己的需求多利用各種食療做保健, 而不是等到症狀出現才著手。
 
 

天氣漸漸轉涼,冬天正是中風的好發季節, 常見各大醫院急診室擠滿中風患者,到底哪些人屬於中風高危險群, 需要特別小心?而平時可以藉由哪些食療降低中風的機會? 生活和飲食當中,又有哪些禁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楊素卿表示,包括年紀大、 家族中有中風病史者,以及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動脈硬化, 或是血比較濁的人,都是中風的高危險群。此外,肥胖者、 過了50歲的進入初老階段者,一樣要特別小心。

中風絕對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喜愛抽菸、喝酒的人,不分年齡, 也是中風的高危險群,另外,很愛發脾氣、經常處於疲勞狀態者, 也比較容易中風。便祕也會增加中風的危險?沒錯, 新聞曾報導過有人在清晨如廁時因為太過用力解便而發生爆血管意外 ,所以,大家不要忽略自己的便祕問題。

 
起床3個半分鐘,每天必喝「3杯水」

中風要怎麼防?楊素卿經常在演講中建議大家起床過程要給自己「 3個半分鐘」:

第1個半分鐘:

早上醒來眼睛睜開後,先躺半分鐘,把頭搖一搖, 確定沒有頭暈再起身,千萬不要急著馬上坐起, 以免血液一時打不上來。

第2個半分鐘:

坐起來之後一樣先別急,再等個半分鐘,讓身體動一動。

第3個半分鐘:

接著再讓雙腳下垂放床邊,這時候還要再等半分鐘才能起身走動。 另外,要記得不可直接彎腰低頭穿鞋或繫鞋帶, 一定要用坐著或蹲著的姿勢穿鞋。

此外,一天當中水分攝取要足夠,但是有「3杯水」是一定要喝的, 這3杯水分別要在「早上剛起床」、「睡覺前」以及「半夜喝」, 這麼做主要在預防血液過於黏稠, 血液黏稠比較容易發生阻塞而引發中風。

保暖也是冬天預防中風不能忽略的重要措施, 尤其頭和手腳一定要確實做好保暖,讓血液有良好的循環, 而在晚上睡覺前用溫水泡泡腳,也可以幫助血液循環。 冬天也要盡量避免一大早外出,尤其寒流來襲溫度特別低的時候, 有運動習慣的人,最好早上7點以後再外出活動。

 
這些動作,可以幫助循環
 

早上起床、工作疲勞時,可以藉由以下幾個動作達到放鬆身體、 促進循環的目的,對預防中風也會有幫助。

◆按壓穴位:

頭緊緊的不舒服時,可用雙手在後面頸部兩側按壓,按按風池穴( 位在耳後頭枕骨下,髮際內有個凹陷處),再按頭兩側的太陽穴, 或用刮痧板刮頭約10分鐘。

◆做擴胸動作:

有些人早上起床頭會暈,可將兩肩聳起,肩胛骨靠在一起, 做擴胸動作,把整個肩往後轉10下再放下, 接著再聳起肩往前轉10下。

◆做肌肉運動:

兩腿站直,靠攏,夾緊,全身肌肉收縮,脖子也一樣縮緊,數1~ 6再整個放鬆,只要感覺疲累、肌肉緊繃,可以多做這些動作。

◆早上多梳頭:有活絡身體經絡的效果。

 
必先戒除的壞習慣
 

現代人因為生活飲食型態改變,有很多習慣對身體健康相當不利, 想要降低中風風險,建議先調整或戒除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性:

1 避免吃太冷、太熱食物:

例如很多人喜歡在冬天吃熱呼呼的麻辣鍋,再配一杯冰可樂, 其實是非常危險的,尤其冰的東西會使末梢循環變差。

2 避免油炸食物和甜食:

炸雞排、鹽酥雞、薯條是很多人的最愛, 這類油炸食物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此外,有些蛋糕、 糕餅類等含反式脂肪,會增加高血脂機會;而像是滷肉飯、 燒烤食物等高油脂食物也要少碰。有些人一早會以冰奶茶、 冰奶綠茶配雞塊、薯條當早餐,蔬菜、水果吃得少,而且不喝開水, 只愛飲料,晚上又常熬夜上網,飲食、作息都不正常, 這些加在一起,危險指數相當高。

3 鹽分要限制:一天不可超過5公克。

4 禁止熬夜:

中風並非老人才會發生,年輕人一樣要小心, 尤其很多人自以為身體還很強健,有本錢可以熬夜, 其實無形中都會增加中風機會。

5 勿沉迷在牌桌上:

打牌、賭博坐太久,或長時間在網咖打電玩而中風、 甚至死亡的案例時有所聞,曾有中風病患被送到急診室, 醫護人員把手扳開,發現手中還握著麻將牌,冬天一到, 類似案例層出不窮,千萬要小心。

6 避免尋求刺激:

例如:雲霄飛車、自由落體等,在不清楚自己身體狀況下, 應該盡量避免從事這些劇烈活動。

7 戒除菸、酒。

8 冬天洗澡時間不要太久。

 
善用食療,遠離中風威脅
 

中醫講究以食療做為平時身體的保養以及疾病的預防, 平常就應該針對自己的需求多利用各種食療做保健, 而不是等到症狀出現才著手。此外,由於個人體質的差異, 最好先由中醫師進行辨證,再依個別狀況給予建議, 以免選擇錯誤而愈吃愈糟,例如體質太寒的人如果常吃綠豆, 很容易造成腹瀉。

楊素卿中醫師特別提供以下食療,做為平時保養身體、 預防中風的參考:

◆本身有高血壓,可服用三七粉(又名田七粉),早晚各1克, 能夠達到活血、補血、止血、化瘀的功效,對降血壓、 降血脂有一定幫助。

◆火氣大、肝火盛、脾氣大、容易生氣的人,血壓比較容易升高, 建議可多吃綠豆煮白米,取綠豆50克、白米50克一起煮熟食用, 以達到降肝火功效,便祕者也很適合。

◆海蜇皮100克、菠菜100克一起煮熟,拌點麻油、香油、 醋或大蒜調味食用。

◆番茄1顆、洋蔥半顆,加芹菜(或美國芹)2~3支, 一起榨汁或煮紫菜湯食用。

◆黑木耳1朵、雞心紅棗一起煮湯喝。

◆冬瓜煮蓮藕、荸薺,可清熱利濕、降血壓。

◆老人容易口乾,肝腎不足,適合以枸杞子加菊花一起煮水當茶飲。

◆有高血壓的肥胖者,可用荷葉煮山楂,或加點羅漢果增加甜味, 有通血路的功效。

◆容易便祕者可多喝決明子茶。

◆白木耳、黑木耳加昆菜一起涼拌,也有降血壓的效果。

 
冬天亂進補,小心反效果
 

如果要使用藥膳達到降低中風的效果,更需要經過中醫師診斷, 再依體質做選擇,不可自行判斷,以免吃錯而出現反效果。 一般如果是肝陽上亢者,要以降肝火為主, 可用荷葉或夏枯草燉肉食用;肝腎陰虛者, 像是老年人血液比較不足,可多用枸杞子、紫菜; 而如果有三高問題者,可用丹參、川七磨粉,一天各吃1克, 可達到保養效果。

中國人只要一到冬天,就特別愛吃補,血壓高的人冬天可別亂進補, 包括:人參、麻油雞、羊肉爐、當歸鴨等等, 這些屬於比較燥熱的料理其實都要禁止,建議採用溫補或涼補方式, 並且盡量以清燉烹調,例如一定要吃肉的人,可用排骨加冬瓜煮湯, 或絲瓜、蓮藕加排骨燉煮,這些都能避免攝取過多高油脂、 高熱量的食物。 (本文摘自長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