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大一小孩,如何搞定?

2011012321:31

家有一大一小孩,如何搞定?

2010/08/18 16:42

家有一大一小孩,如何搞定?


手足年齡差距小,可以玩在一起,但也容易有競爭和衝突;手足年齡差距大,雖然爭吵機會少,但也容易成為獨立的個體。不論孩子年齡差距如何,都會為了捍衛自己的物權,而不惜和對方爭吵。如果父母沒有公平的對待,那麼計較和忌妒心,會在他們日後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一大一小易產生的問題

(1).無法玩在一起

孩子年齡相近因其興趣比較類似,且有共同的朋友,大家可以玩在一起,反之,手足間年齡差距越大,因為興趣和同儕的範圍不同,手足間玩在一起的機會變 少了,甚至可能不喜歡弟弟或妹妹跟在旁邊。「媽媽,我和同學在看書,妳叫弟弟走開!」「不要像跟屁蟲一樣,一直跟著我,妳去玩妳的玩具啦!」

(2).物權爭奪戰

孩子對於自己的玩具或物品,都是自私的,因此也常會為了這些事情而爭吵。「為什麼弟弟自己有玩具,要拿我的玩具?」「為什麼姐姐都用新的,而我要用姐姐用過的?」

(3).覺得父母偏心

當家中孩子年齡差距大,大孩子通常會發出:「媽媽都比較喜歡弟弟妹妹。」「弟弟妹妹比較幸福!」等怨言。這是因為大孩子不能明白,小寶寶因為年紀小,父母需要多花心思照料,所以就會覺得父母偏心,而產生抱怨。

(4).出現退化行為

原本的獨生子女,無論做什麼事都得到父母的讚美和疼愛,在一個人擁有全部的關注這麼多年後,突然出現一個哭哭鬧鬧的小寶寶,跟自己搶爸媽,因此可能會出現一些退化或反常行為,如吸奶嘴、丟東西、不聽話等,希望能引起父母的關注。

(5).小的模仿大的

家中有一大一小的幼兒在一起學習時,小小孩往往會模仿大的孩子,例如:在語言學習、感官動作學習方面。

花點心思尋找解決方法

(1).父母的愛是一樣的

「當弟弟妹妹比較幸福!」當大孩子發出這樣的抱怨時,讓孩子知道,因為他的乖和懂事,所以媽媽可以放心照顧小寶寶。「妹妹年紀小,所以媽媽需要多花 一些心思照料,以前妳小的時候,媽媽也是這樣照顧妳的,所以妳現在才會這麼健康。」「媽媽要謝謝妳這麼乖、這麼懂事,讓媽媽可以放心照顧妹妹...。」此 外,也要肯定的告訴大孩子,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在擁抱小寶寶時,也要抱抱他,讓大孩子也能感受到媽媽的愛與關注。

(2).讓大的照顧小的

孩子五、六歲時,就能學習做一些簡單的家事,所以當小寶寶出生時,媽媽可以讓孩子一起學習「照顧」這項工作,對大孩子來說,不只是刺激,還能從中獲 得很高的成就感。如果一大一小已屆就學年齡,可以賦予大的一些「照顧小的」責任,讓哥哥姐姐在學校時可以照護弟妹,成為弟妹的「守護神」、「避風港」;而 弟妹也會對這個體貼、什麼都能解決、什麼都知道的大哥哥、大姐姐,產生崇拜。

(3).保留孩子原有的特權

原本是三千寵愛集一身的獨生子女,居然在多年之後,需與一個整天哭哭鬧鬧的小毛頭搶爸媽,必定會有正常的情緒反應,爸媽千萬不要因此責備孩子小心 眼、長不大!不要因為有了小寶寶,而冷落了大孩子,還是要為她保留一些獨生子女原有的特權吧!如:讓她有單獨跟爸媽相處的機會、讓她可以像小baby一樣 被抱抱、被照顧。

(4).期待新生命的到來

在計畫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來時,可以跟大孩子一起討論「寶貝,妳希不希望像隔壁家的姐姐一樣,有一個妹妹或弟弟,可以跟妳一起玩呢?」「當妹妹出生 時,媽媽和姐姐要一起照顧喔!」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下,迎接一個新生命的到來,不會因為年齡差距的問題而排斥,反而更期待、更接受、更看重,而能以喜悅的心 來迎接弟弟妹妹。

(5).公平對待手足

父母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妳都這麼大了,還跟妹妹這麼計較,讓讓妹妹有什麼關係?」話雖如此,但是父母還是要依照孩子了解的程度,來處理手足間的衝 突。例如,可以跟大姐姐說:「妹妹現在還不懂,所以要請妳多多原諒,下次媽媽也會多注意的!」千萬不要因為年齡差距,就一昧要求「大讓小」,如此一來,大 孩子長期處於壓抑的情緒,而小小孩卻因為父母的相護,反而養成日後驕縱的心態。手足間如果沒有的對待,則計較和忌妒心,反而會在他們日後成長過程中造成傷 害。

(6).新的漂亮、舊的珍惜

家中有一大一小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書包、衣服等難免「世襲交替」,不要讓小的覺得總是挑揀老大不要的東西。除了適時滿足小的對「新」東西的渴望, 也要學習樂於接受大的曾經「珍惜用過的」東西,讓小的覺得其實舊的不等同不好。而也要讓大的主動邀請小的分享「新」的喜悅,手足間的友好關係其實是很容易 建立的。

(7).藉由故事書、遊戲讓孩子了解

藉由圖書繪本的內容,或簡單的角色扮演互換遊戲,讓大小孩們了解友愛的觀念,並體會原來當兄弟姐妹還真是不容易,加深彼此互相依靠、同心協力的手足感情。讓孩子明白手足間有著分不開的情感,以及也擁有父母給予他們平等的愛與關注。